专业、专注、专心
深度思考与自我迭代

《详谈:芦苇》:一个鬼才编剧的电影史

他是一名“非主流”编剧,有人称他为“鬼才”,但更多的人视他为“中国第一编剧”,他就是《详谈:芦苇》的主人公:芦苇。

这本书的作者是得到App的总编辑李翔,他用长偏访谈的方式,详细记录和还原了与芦苇的交流细节,口语化的表达和记录更容易激发我们的共鸣与思考。这套丛书目前已经出版了12本,这本《详谈:芦苇》是第11本。

芦苇的电影之路可以用三个主要阶段来概括:经历磨难的生活课、从合作到疏远的第五代导演们、尚未完成的工作。

1、经历磨难的生活课

“文GE”、“农村”、“社会”是芦苇经历的三堂生活课,尤其是“农村”、“社会”为后来的编剧生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,这恰恰是现在大多数年轻人所缺乏并永远不可能经历的事情。

相比于这个年代电影中动不动出现的”富家千金“、”花花公子“等虚荣的肥皂泡,当年连饭都吃不饱的芦苇可谓是品尽了人生疾苦,回归生活本质才是电影所要达到的目标,这一点我想只有那一代人、经历过那些年事情的人才能够真正把他呈现好、刻画好、表演好。

当然,千里马仍需伯乐。若没有西影厂和吴天明厂长,也就大概率没有今天的第五代导演和芦苇。一个大公无私、敢拼敢闯、真正肯放手给年轻人的领导是值得令人敬佩的,而被吴天明厂长挖掘出来的千里马也应该感谢这位伯乐。

2、从合作到疏远的第五代导演们

芦苇和第五代导演们曾经是亲密无间的伙伴,他们经历类似、生活环境类似、成长路径类似。与所有的事情发展流程一样,刚开始的合作总是亲密无间的。比如和陈凯歌合作的《霸王别姬》、和张艺谋合作的《活着》、和王全安合作的《图雅的婚事》。芦苇选择合作伙伴是非常谨慎的,一定会经过前期全面的考察,看过导演的大部分作品后,才会做出自己是否合作的判断。在合作的同时,芦苇更崇尚集体决策制,甚至会直接给导演建议某个角色哪个演员最适合演,这在今天来看简直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。这更进一步地说明了那个年代,创作环境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特别宽松与公平的,因而也更容易孕育出好作品、经典作品。

但令人惋惜的是,与这些天才导演的合作往往在一两部作品后就会分道扬镳,用芦苇的话来说,就是“导演变了”。无论是出于对投资方的妥协,或者是导演倾向于自我宣传,甚至于自己来做编剧。大部分导演从一个专业人员转变为了投资人员,转而做老板的导演们与刚开始合作的态度大相径庭。甚至于只拍了一部作品就开始没落。这些名导演拍的作品后来芦苇没有一个能够看得上。“该得罪的都得罪了”是芦苇对于这一些关系的总体评价。

从集体讨论,到导演一家独大,不知是时代改变了导演,还是导演改变了时代?我倾向于相信芦苇的判断。因为往往在幕后工作的人、跟黄土地离的近的人、用长时间不断打磨剧本的人,往往能看到事情的最本质。

3、尚未完成的工作

一个匠人追求的是对工作不断的极致追求,一个编剧希望的是自己的作品更多地转化为能上市的电影。这是每一个编剧不断成长的动力和内在诉求。芦苇认为当前中国好的导演层出不穷,但称职的编剧屈指可数,因此他一直坚持只做编剧,把握好电影的灵魂。

芦苇一直坚持,电影应该让观众都喜欢看、让投资方都赚到钱,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良心的想法,相比于所谓的“艺术追求”、“个人品牌”,扎根于黄土地的芦苇每一步走的都非常接地气、非常朴实,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受这么多观众喜爱的根本原因。

对于年轻编剧的培养与传承,芦苇只有一个方法:多像经典学习。只有吃透学透经典,才能够真正成为经典,而不为所谓的商业化、利益化所侵蚀和打扰。

这一本薄薄的小册子183页,几个小时就可以读完。虽然小,但是完整地呈现出了芦苇所经历的整个电影行业几十年的发展,读后令人久久不能平静。好书与大家共赏,愿每一位书友都能有所收获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摩尔之心 » 《详谈:芦苇》:一个鬼才编剧的电影史